学院新闻
向下箭头

学院新闻

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中国汽车报]汽车职教不提升 “中国制造2025”难落地

发布时间:2015-04-10 14:59    浏览次数:    来源:

2015年3月30日 12版

■本报记者 施芸芸

3月2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十大领域。在这一过程中,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也是实现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根本路径。为了更好地让“中国制造2025”落地,汽车制造业首先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一线技术人才,因此,汽车行业的职业教育提升刻不容缓。

■实用人才地位有待提升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农村成人文化技术教育处处长刘杰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汽车业的实用人才仍然是短板,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赶超德国提出的“工业4.0”,首先需要大批的一线技能人才和实操人才,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不能离开人才的实际处境谈跨越式发展。与先进工业国家相比,我国的高级技术工人仅占工人总数的5%,德国的比例为35%~40%。从学历上看,德国等先进工业国家有很多本科毕业的一线工人,而我国本科毕业的一线工人数量很少。

如何提升实用人才的整体素质呢?刘杰认为,首先需要提升一线技能人才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多年前德国工人的小时工资就已经达到约180元人民币,而中国工人目前的平均工资为100多元/天。如此巨大的差距导致汽车行业一线技能人才缺乏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汽车职业教育的报考人数不断减少。刘杰笑着说:“有人说,现在连乡镇长的孩子都不读职业教育啦。”

刘杰提出,汽车行业职业教育要发展,必须解决三个问题。首先是认识问题。近两年人们对于汽车职业院校的认识有所改观,但还远远不够,无法跟上工业发展的步伐。其次是院校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目前我国教育资金主要拨给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费用不高,因此职业院校的师资、教学设备和校舍等基础设施,无法达到与工业同步甚至超前的水平,导致教学能力不足。当然,职业院校还在不断地努力。最后是汽车职业院校和企业关系尚显生疏,导致院校无法了解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校企合作关系仍不紧密

北京奔驰首席技师赵郁,一直非常关心一线高级技工人才的培养。他认为,无论是“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还是汽车强国梦的实现,都离不开一线汽车人的努力。他提出:“汽车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型,需要有相匹配的技术人才队伍,企业的创新需要激发高素质技术人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着重培养大批接地气的高素质后备人才是汽车产业在转型时期的努力方向。”对此,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公司首席技能培训师曹晶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

据了解,汽车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已经存在多年,类似“宝马班”的校企合作模式早已遍地开花。但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无论是企业人士还是职业院校,都表示目前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仍然不够紧密。

香港二四六好彩院长尹桂瓒告诉记者,目前汽车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紧密程度尚显不够,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目前仍然是两条线,衔接程度远不如国外。

尹桂瓒还提到,部分汽车企业希望能培养一些“专”而“精”的技能型人才,却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试图将这部分任务交给学校。尹桂瓒认为,职业院校不能简单地成为培训机构,学校教育应该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不能失去育人的基本原则。面对“中国制造2025”,汽车职业教育院校应当行动起来,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人才而努力。尹桂瓒也坦承,需要汽车企业和职业院校一起行动起来,甚至企业应该提早行动,帮助职业院校一起把“中国制造2025”更好地落地。

■解决之道还待国家引导和鼓励

在采访中,曹晶和刘杰都认为,汽车行业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有效引导和鼓励。

曹晶在去年两会期间曾经提出建议,国家应该对高技能人才实施国家津贴制度,使高技能人才充分体会和享受到国家或地方给予的优惠扶植政策,这正符合了刘杰提出的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经济地位。后来曹晶得到了人社部的答复,人社部表示,国家对特别优秀的技能人才有奖励措施,有些人能够享受国务院的特殊津贴。但曹晶仍然有些遗憾,他认为这样的奖励覆盖面不广,无法更好地起到激励技术型人才学习的作用,也无法更好地吸引大批人才走上技术岗位。

今年两会上,针对我国汽车行业的职业教育,曹晶提出了新的议案,即在西部地区设立国家级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他建议,通过建立试验区,创建“多元联动”的产教合作联盟,探索搭建国家职教人才培养立交桥,通过借鉴德国“双元制”,实施招工招生一体化现代学徒制试点。此外,还可以试点国家倡导的高等学校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跨行业跨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培训中心。同时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搭建产教信息互通平台,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构筑校企“双主体”实施职业教育改革的便捷通道,搭建国际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平台,最终将试验区的优秀成果推广至全国。而试验区的建立,还需要国家的支持。

针对汽车职业教育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刘杰认为国家需要加大扶持力度,帮助职业院校提升教学设备档次。目前不少汽车企业通过捐赠或合作的方式为学校提供最新的技术成果,但仅依靠汽车企业和汽车职业院校的自觉性尚显不够。曹晶认为,目前汽车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中,由于院校和车企的义务和权利没有很好地进行区分,导致双方无法进一步地深度合作。同时,职业院校和车企联合培养的模式并没有覆盖汽车行业的全产业链,如果能够推动国家级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建立,那么对于探索校企之间深度合作的模式会更有好处。